聊一聊氣缸的發展變遷
點擊次數:498 更新時間:2021-05-20
氣缸是活塞運動的軌道,燃氣在其中燃燒及膨脹,通過氣缸壁還能散去一部分燃氣傳給的爆發余熱,使發動機保持正常的工作溫度。氣缸的型式有整體式和單鑄式。單鑄式又分為干式和濕式兩種。氣缸和缸體鑄成一個整體時稱整體式氣缸;氣缸和缸體分別鑄造時,單鑄的氣缸筒稱為氣缸套。氣缸套與冷卻水直接接觸的稱作濕式氣缸套;不與冷卻水直接接觸的稱作干式氣缸套。為了保持氣缸與活塞接觸的嚴密性,減少活塞在其中運動的摩擦損失,氣缸內壁應有較高的加工精度和準確的形狀尺寸。
氣缸的發展歷程:
早期汽車使用單缸機,汽車*在當年設計制造汽車時,他們不約而同地只用了一個氣缸的發動機。就像我們認為一輛汽車不可能使用兩臺或更多臺發動機一樣,估計當時的人們也不會想象出還會用兩個氣缸或更多氣缸的發動機。然而現在不同了,先別說發達國家,看看國內汽車廣告就會發現,不少廠家總拿發動機的氣缸數目和排列形式來說事,賣微型車的吹鼓他的車用的是四缸機而非三缸,用v6發動機的一定要把v字弄得醒目惹眼,廣告宣傳確實起到了很大效果,不少車迷已認同了 "4缸比3缸好"、"6缸比4缸好"、"v型比直列好"、"v型發動機是高級發動機"等概念。國產車中已有近20種車裝配了v6或v8型發動機。
單缸發動機的曲軸每轉兩周才能產生一次燃燒做功,這樣它的聲音聽起來也不連續順暢,聽一聽小排量摩托車的聲音就知道了。較為不能讓人接受的是它的運轉不平穩,轉速波動較大,而且單缸發動機的外形也不適合裝在汽車上。為此,汽車上已見不到單缸發動機上,兩缸機也不好找了,較少是3缸發動機。國內生產的華利面包車、老款夏利車、吉利豪情和奧拓、福萊爾上,裝的都是3缸機。
1升以下的微型車上多用3缸機,1升至2升的發動機一般采用4缸或5缸機。2升以上的發動機大多為6缸,4升以上的發動機使用8缸的占絕大多數。
在相同排量的情況下,增加氣缸數可以提高發動機的轉速,從而可以提高發動機的輸出功率。另外,增加氣缸數可以使發動機運轉更平穩,使其輸出扭矩和輸出功率更加穩定。增加氣缸數可以使氣車更容易起動,加速響應性更好。為了提高氣車的性能,必須增加氣缸數。因此,豪華轎車、跑車等高性能氣車的氣缸數都在6缸以上,較多者已達到16缸。
但是,氣缸數的增加不能無限制。因為隨著氣缸數的增加,發動機的零部件數也成比例地增加,從而使發動機結構復雜,降低發動機的可靠性,增加發動機重量,提高制造成本和使用費用,增加燃料消耗,并使發動機的體積變大。因此,氣車發動機的氣缸數都是根據發動機的用途和性能要求,在權衡各種利弊之后做出的合適選擇。